審計成果利用是審計工作的延續和深化。近日,為解決審計成果分量不高、利用不足等突出問題,積極發揮審計“謀士”作用,鹽城市委審計辦、市審計局立足工作實際,積極探索創新,研究出臺《審計項目成果量化利用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辦法》),建立健全以項目業績和審計成果為導向的激勵機制,為切實提高審計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清晰界定成果類型。《辦法》明確規范了審計報告、審計信息、經驗成果、審計移送、審計線索庫、問題取證單等審計成果類型標準。其中,審計信息以“揭示的問題值不值得關注、分量夠不夠、應不應該報、報上去能不能批示”為立足點,反映突出問題并爭取領導批示;經驗成果則涵蓋審計操作指南、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、審計技術方法等能為審計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的創新成果。
科學設置測評內容。《辦法》明確了詳細的測評內容和組織實施要求,包括審計項目成果量化和審計人員貢獻度量化。業務處室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填報《審計項目成果量化表》,并提供佐證材料;根據審計組成員在項目中承擔的工作及價值貢獻填報《審計人員貢獻度量化表》。通過科學測評,為審計成效評估提供了有力依據。業務處室自評打分后,經秘書處審核后報局黨組審定,并在一定范圍內公布。
剛性運用評價結果。《辦法》強調要樹立“以實績論英雄”的鮮明導向,將項目成果量化與個人貢獻度量化結果作為干部職務提拔、職級晉升、評先評優的核心參考和重要依據,讓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審計人員脫穎而出,全面激發審計干部擔當作為、銳意進取的內生動力。
《辦法》的出臺,是市審計局深入落實審計署“科學規范提升年”行動部署的重要舉措,也是積極響應江蘇省審計廳“強研究、提質效”提升年的有力抓手,下一步該局將以《辦法》出臺為契機,適時組織召開成果晾曬會,推動形成更豐厚的審計成果,并在此基礎上繼續謀劃研究改革創新舉措,完善審計內部管理機制,不斷推動審計事業再上新臺階。(王欣、李婷婷)